切换至 "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"

视频资源库

血管迷走晕厥病理生理机制新进展
刘彤1   
  1. 1.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
  • 出版日期:2024-10-01
中华脑血管病杂志(电子版) 2024, 18 (05): 520 -520. doi: 10.11817/j.issn.1673-9248.2024.05.020
内容简介

【视频简介】晕厥是一种短暂的意识丧失,其特点是发作迅速,完全自发恢复。2018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定义晕厥的3 种类型:反射性或神经介导性晕厥、直立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、心源性晕厥。血管迷走晕厥(vasovagal syncopeVVS)是一种反射性晕厥,是最常见的晕厥形式。VVS 通常是无害的,但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,并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。VVS 病理机制十分复杂,与个体及其所处环境相关。本视频详细介绍了VVS 病理生理机制的最新进展,其中压力反射通路、非压力反射通路、Bezold-Jarisch 反射、M2 毒蕈碱受体的过度表达、神经激素和血管活性物质(包括肾上腺素和抗利尿激素、内啡肽蛋白-1/ 肾上腺髓质素、下丘脑- 垂体- 肾上腺轴、血清素及腺苷等)以及遗传易感性都可能在VVS 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。今后仍需进一步研究阐明其潜在的机制和识别新的生物标志物,用以指导VVS 的诊断、预防和治疗。

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

AI


AI小编
你好!我是《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》AI小编,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?